欸,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原材料」的英文到底怎麼說。這件事說來簡單,但真的要用起來,還真有點學問。
一開始,我跟國外客戶溝通,每次講到原材料,腦袋裡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 “material”,想說這總沒錯?結果咧,有一次跟客戶開會,我講半天 “material”,對方一臉茫然,我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後來,我趕緊上網查資料,這才發現,原來 “material” 比較偏向廣義的「材料」,像是建築材料、衣服材料都可以用。但如果是指工業生產用的那種「原材料」,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 “raw material”。

raw material,這個詞組才真正到位! “raw” 就是「生的、未加工的」意思,跟「熟的」 (cooked) 相對。所以 “raw material” 就是指還沒經過加工處理的、最原始狀態的材料。
為搞清楚這件事,我不只查字典,還翻一堆資料,像是什麼工廠的物料清單、進出口報關文件等等,越看越覺得,哇,這學問還真不少!
除 “raw material”,我還看到一些其他的說法,像是:
- raw and processed materials:這個詞組更全面,包含「原材料」和「加工過的材料」。
- inventory:這個是指「庫存」,但有時候也會用來指原材料的庫存。
- warehouse:這個是「倉庫」,放原材料的地方。
- shipment:這是指「運輸」,原材料的運送過程。
- receipt:這是「收據」,收到原材料時的憑證。
我也注意到,不同產業的原材料,英文名稱也差很多。像是:
- 鋼鐵:Steel (ST)
- 鋁:Aluminum (AL)
- 塑膠:Plastic (PL)
- 木材:Wood (WD)
- 水泥:Cement (CE)
- 玻璃:Glass (GL)
- 紙張:Paper (PA)
- 橡膠:Rubber (RU)
還有看到一些更專業的縮寫,像是:
- A/MMA: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 GUV:紫外光固化矽橡膠塗料
- AA:丙烯酸
- GX:鄰二甲苯
總之,經過這次經驗,我才深刻體會到,學英文真的不能只靠死背單字,一定要多看、多聽、多用,才能真正掌握語言的精髓。下次跟客戶談生意,我再也不怕講錯「原材料」的英文!
而且阿,為這原材料的英文,我還去翻政府的資料,看到一個《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看來國家也很重視原材料產業的發展!
所以說,學習真的是無止境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