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練習畫折線圖的過程,這個主題其實是因為最近在學英文寫作,老師給個任務是要描述折線圖的變化趨勢,我以前沒怎麼接觸過這塊,所以就想著自己先好好練習一下。
一開始,我先去找些資料看看折線圖到底是個原來,折線圖就是用來看數據隨著時間怎麼變化的,就是一堆數據點用線連起來。這玩意兒在看趨勢上特別直觀,我就想,這不就是咱們平常看股票那個 K 線圖差不多的東西嗎?
接著,我就開始琢磨怎麼用英文來描述這玩意兒。老師給的任務裡頭說,不能用那些專業的詞,那我就得用大白話來解釋。我想想,這不就是跟人聊天一樣嘛把圖裡頭的東西給人家講明白就行。

比如說,圖裡頭有一條線往上竄,那我就得說「這條線,它往上走得挺猛的」,或者「這數據漲得挺快」。要是線往下出溜,那我就得說「這條線往下走」或者「這數據有點兒跌」。
- 上升趨勢:如果數據點從左到右越來越高,連接它們的線段往上走,那就是上升趨勢。
- 下降趨勢:反過來,如果數據點越來越低,線段往下出溜,那就是下降趨勢。
- 波動:要是線段一會兒上一會兒下,跟波浪似的,那就是波動。
我自己也找些圖來練習,一邊看圖一邊試著用英文寫下來。寫完還得檢查檢查,看看自己說得對不對,有沒有把圖裡頭的意思給表達清楚。
比如說,我看到一個圖,裡頭的線開始挺平的,後來突然往上竄一大截。那我就會寫:
「一開始這數據挺穩的,沒啥大動靜。後來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漲一大截,這線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竄。」
當然,這只是個大概的說法,具體怎麼寫還得看圖裡頭的具體情況。總之,我覺得畫折線圖和描述折線圖都沒那麼難,只要把數據看明白,用自己的話給人家解釋清楚就行。
這次練習我覺得挺有收穫的,不僅學會怎麼畫折線圖,還練習英文寫作,一舉兩得。以後再遇到這種任務,我就不慌,直接上手就寫!
總而言之,這段時間對數據和圖表的體悟又更多,也發現好像很多時候看那些數據圖表,就像在看故事一樣,數據和數據間的關係會產生很有趣的故事,下次有機會再來跟大家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