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家裡馬桶老是沖不乾淨,水流又小,搞得我心煩意亂。想說乾脆換個新算,結果去一趟家居店,看著那些標籤上英文都一頭霧水,啥“toilet”,“flush”,看得我頭都大。我這個人英文本來就馬馬虎虎,這下子更不知道該怎麼選。
回家路上我就琢磨,這“馬桶”英文到底咋說?我記得以前好像在哪裡看過,但就是想不起來。心裡憋著一股勁,非得弄明白不可。
一回到家,我就打開電腦開始搜尋。網上說法還真不少,有說叫“toilet”,有說叫“potty”。看得我眼花繚亂,心想這英文也太麻煩,一個東西還有這麼多叫法。

- 看到網上有人說,這個詞最早是從法語“toilette”來,原本指是“梳妝台”或“洗漱間”,後來在19世紀後期才開始用來指“衛生間”。我一想,這跟中文裡“化妝室”有點像,都是從打扮地方演變過來。
“toilet”
- 這個片語是指“沖馬桶”意思,還學到英國、澳大利亞、香港、新加坡、新西蘭那些地方人,說到廁所,最喜歡用“toilet”這個詞。
“flush the toilet”
然後我又發現,原來“toilet”這個詞不光指“馬桶”,還能指“洗手間”。網上說,這個詞原本含義就是“抽水馬桶”,只是在英國那邊用着用著,就有“洗手間”意思。這讓我想起以前出國旅遊時候,不管大人小孩,只要問廁所在哪裡,都會說“toilet”,看來這個詞還挺通用。
最後,我還看到一個例句,叫“座便器清潔巾:使用後可以丟入馬桶用水沖去。這不是擦手或擦臉面巾。請不要接近煙火。” 這裡“座便器”翻譯成英文就是“Toilet/potty”。看來不同地方叫法還真不一樣,學問大著!
經過這一番折騰,我總算把“馬桶”英文給弄明白。雖然過程有點曲折,但收穫還是挺大。現在再去看那些馬桶標籤,心裡就有底多,也大概知道該怎麼挑選。以後再遇到類似情況,我也知道該怎麼去查資料,不會像以前那樣一頭霧水。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肯花功夫去學習,再難問題也能解決。活到老學到老,這話真是一點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