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搞一個小項目時,對「預計」這個詞的英文用法的一些小體會。
一開始,我其實也沒想太多,就想說「預計」嘛不就 “expect” 或是 “estimate” 嗎?結果一用下去,發現事情好像沒那麼簡單。
摸索階段
最開始,我真的是想到什麼就用什麼。比如:

- 我想說「預計明天完成」,就直接寫 “I expect to finish it tomorrow.”。
- 然後「預計時間是兩小時」,我就寫 “The estimated time is two hours.”。
這樣寫,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基本意思都表達出來。但是,總感覺少點什麼,好像不夠精準,也不夠地道。
發現問題
後來,我在跟一個外國朋友聊這個項目的時候,他聽我講完,就問我一句:”So, when do you anticipate completing this?”
我當時愣一下,”anticipate” 這個詞,我好像沒怎麼用過!
然後我就去查一下,發現 “anticipate” 其實更強調「預先考慮到,並為之做好準備」的感覺。這不就比單純的 “expect” 更進一步嗎?
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不同的「預計」,其實是有細微差別的!
深入研究
於是,我就開始更仔細地研究各種「預計」的英文表達。我發現:
- expect: 比較 সাধারণ 的,表示「期望、預料」某事會發生。
- estimate: 偏重於對數量、時間、成本等的「估計」。
- anticipate: 剛剛說過,更強調「預先考慮到,並做好準備」。
- forecast: 常用於天氣、經濟等領域的「預測」。
- project: 則更偏向於「規劃、預計」未來的發展。
實踐應用
有這些新的認識,我再回頭看我之前的用法,就覺得可以改進。比如:
- 「預計明天完成」,如果我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胸有成竹,就可以說 “I anticipate finishing it tomorrow.”
- 「預計時間是兩小時」,如果是一個比較粗略的估算,就用 “estimate”;如果是經過詳細計算的,或許可以用 “project”。
而且我還學會一些更口語化的表達,比如:

- “I’m looking to finish it by tomorrow.” (我打算明天之前完成。)
- “It should take about two hours.” (大概需要兩個小時。)
總結
總之,這次的小折騰,讓我對「預計」這個詞的英文用法有更深的理解。也再次體會到,學語言這件事,真的是要不斷地去琢磨、去實踐,才能真正掌握!
希望我的這點小經驗,對大家也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