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今天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學習的對象」這個詞的英文到底要怎麼講。身為一個長期跟英文打交道的人,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困擾過,所以今天就來好好地把我的研究心得分享給大家。
一開始,我真的很土,直接就想說是不是 “learning object” ?結果咧,我拿這個詞去問我那些外國朋友,他們一臉問號,根本聽不懂我在講後來我才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摸索期
我開始上網到處查資料,發現 “learning object” 好像真的有這個用法,但好像比較偏向那種教材、課程設計的專業領域,跟我平常想表達的「學習的對象」不太一樣。

然後我又看到 “study material” 這個詞,感覺好像比較接近,但又覺得哪裡怪怪的。”Study material” 比較像是「學習的材料」,例如課本、講義之類的,但我要表達的可以是人、事、物,範圍更廣泛。
中間還看到有人提到 “mental representations”、”mental constructs”,哇,這也太深奧!我只是想知道「學習的對象」英文怎麼講,沒想搞得這麼哲學!
實驗階段
為搞清楚狀況,我還特地去翻一些英文文章,看看人家母語人士到底是怎麼用的。我發現,他們好像沒有一個固定的詞來表達「學習的對象」,而是會根據不同的情境用不同的說法。
- 如果是要強調「以…為榜樣」,可能會用 “learn from” 或是 “take … as an example”。
- 如果是要表達「學習的目標」,可能會用 “learning goal” 或是 “study objective”。
- 如果只是單純地說「學習…」,那就直接 “learn” 或是 “study” 加上要學習的東西就好。
比方說,你想表達「以天地為教室,每個人、每件事,都是教科書與學習的對象」,英文可能會說 “Treat the world as our classroom, and everyone and everything as our textbook and source of learning.”
最終結論
所以說,經過一番折騰,我發現「學習的對象」這個詞在英文裡並沒有一個完全對應的翻譯。最重要的還是要看你想要表達什麼,然後選擇最適合的說法。不用太糾結於一定要找到一個完美的翻譯,這樣反而會把自己搞得很累。
最後再補充一點,我發現很多人會把 “learn” 跟 “study” 搞混。簡單來說,”learn” 比較偏向「學會」的結果,”study” 則是「學習」的過程。所以「學英文」你可以說 “learn English”,也可以說 “study English”,意思上會有一點點差別,但基本上都是可以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大家有幫助!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記得不要死腦筋,多方嘗試,總會找到最適合的表達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