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學英文這條路,我也算走不少彎路。一開始,也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今天就來跟大家嘮嘮嗑,我是怎麼一步步摸索,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摸索期:從瞎忙到有點感覺
最開始,真的是瞎搞。買一堆書,什麼詞典、語法書、教材,堆得跟小山一樣。每天逼著自己背單詞,看語法,結果?枯燥得很,背就忘,完全提不起勁。
後來,我開始反思,這樣不行。於是,我開始到處找資料,看別人是怎麼學的。網路上各種方法都有,看得我眼花撩亂。這時候,我就想,不如先從自己感興趣的下手。

- 我開始看英文電影、電視劇,一開始還開著中文字幕,後來慢慢試著關掉字幕,強迫自己去聽。
- 我也開始聽英文歌,跟著哼哼,雖然很多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但至少耳朵開始熟悉那個調調。
這段時間,感覺自己好像開竅一點,至少對英文沒那麼排斥。
實踐期:在挫折中找到方向
有點感覺之後,我就想,得找個方法系統地學一下。於是,我又開始研究各種學習方法,什麼精聽、泛聽、跟讀,都試一遍。
我選一份聽力材料,每天逼著自己聽,一句一句地聽,聽不懂就反覆聽,直到聽懂為止。說實話,這個過程真的很痛苦,經常聽得我頭昏腦脹,想放棄。但每次快撐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去看一些成功人士的分享,看看他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這給我很大的動力。
除聽,我也開始嘗試說。我找一個外國朋友,每天跟他聊天,雖然經常說得磕磕巴巴,但他總是很有耐心地糾正我的錯誤。這讓我慢慢地敢於開口說英文。
進階期:持續精進,享受過程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發現自己的英文真的進步不少。這時候,我就想,不能滿足於現狀,得繼續精進。
我開始閱讀英文原版書,一開始也是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比如小說、雜誌。遇到不懂的單詞,我會查字典,然後記在本子上,沒事就拿出來翻翻。
我也開始嘗試寫英文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雖然一開始寫得很簡單,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能表達的東西越來越多。
現在,我已經把學英文當成一種習慣,一種享受。雖然還是會遇到困難,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一定能學好英文。

回頭看看這段經歷,我覺得最重要的是:
- 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要盲目跟風。
- 堅持,不要輕易放棄。
- 享受過程,把學英文當成一種樂趣。
希望我的分享能給大家帶來一點啟發。學英文這條路,沒有捷徑,只有不斷地摸索和努力,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