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上個月,我表妹帶著她家那 5 歲的小傢伙來我家玩。這小傢伙,正是喜歡到處蹦跶、對啥都好奇的年紀。表妹突然跟我說:「你不是一直琢磨怎麼教孩子學英語嘛我家這個你隨便教,正好試試你的那些個法子靈不靈。」我一聽,這可是個好機會!平時想的那些招兒,總得找個「小白鼠」試試不是?
一開始,我尋思著,這孩子還小,那些字母單詞啥的估計夠嗆。乾脆就從他喜歡的東西下手。我發現這娃特喜歡看動畫片,還經常跟著裡面的角色比劃,嘴裡嘟嘟囔囔的,雖然聽不懂,但那股子認真勁兒還真可愛。我就想,要不就從動畫片入手?
我找來幾部英文原版的動畫片,都是那種色彩鮮豔、人物可愛的類型。第一天,我陪他一起看,也不要求他能聽懂,就是讓他先熟悉熟悉那個調調。小傢伙一開始還挺新鮮,盯著螢幕看,還時不時地跟著裡面的角色手舞足蹈。可是沒過多久,他就開始坐不住,一會兒玩玩具,一會兒又跑來跑去的。我一看,這可不行,得想個法子讓他專心點。

第二天,我想個招,咱玩遊戲!我找個叫「I have, Who has」的遊戲。這遊戲挺簡單的,就是根據上一個人的單詞,找下一個相關聯的單詞。比如說我說「I have 蘋果」,下一個就得說「Who has 顏色」之類的。為讓小傢伙更容易上手,我還特地找些他喜歡的東西,像是各種水果、顏色、形狀的圖片。玩著玩著,他開始有點興趣,還能說出幾個簡單的單詞!我一看有戲,就加大力度,把動畫片裡的那些個常用的詞也加進去,讓他邊玩邊學。
除遊戲,我還想個辦法,就是把英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吃飯的時候,我會指著桌上的食物說:「This is an apple.」,「This is a banana.」;出門的時候,看到路邊的花花草草,也會順口說幾句:「Look at the flowers.」,「The tree is green.」。這麼一來二去,小傢伙也跟著學幾句,雖然發音還不太標準,但至少他開始願意開口說,這就是個好的開始!
然後,我就開始嘗試用故事教學法。孩子嘛都喜歡聽故事。我就找一些簡單的英文繪本,那些圖畫特別漂亮的,還特地挑一些有重複句式的故事。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就給他讀一讀,一邊讀一邊指著圖畫給他看。有時候還會讓他跟著我一起讀,或者讓他試著複述一下故事裡的情節。雖然他年紀小,專注力不太夠,但我發現他對這種方式還挺喜歡的,有時候還會主動要求我給他講故事!
還有那個什麼直拼法,我也試試。我發現這孩子對聲音特別敏感,我就找一些跟字母發音相關的兒歌和動畫,讓他跟著唱唱跳跳。這種方法對他來說還挺有趣的,他學得特別快,沒幾天就能把那些字母的發音給記住。我就趁熱打鐵,開始教他一些簡單的單詞拼寫,沒想到他還真能拼出幾個來,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這幾天,我還嘗試著給他創造一個全英語的環境。我把家裡的一些常用物品都貼上英文標籤,比如桌子上貼上「table」,椅子上貼上「chair」,門上貼上「door」。然後我跟他約定,只要在家裡,我們就盡量用英語交流。當然,他還小,不可能完全做到,但我發現他開始有意識地去使用那些他學過的單詞和句子。有時候他想表達什麼,但又不知道怎麼說,還會用手比劃,或者用中文夾雜著英文單詞,那樣子真是又可愛又好笑。
這麼一通折騰下來,雖然才短短一個月,但我發現這小傢伙的英語還真有點進步。雖然他說的還不成句,但至少他對英語不排斥,還能說出不少單詞,偶爾還能蹦出幾個簡單的句子。這讓我信心大增!看來,教孩子學英語,還真得根據他們特點,用對方法,最主要是要讓孩子覺著好玩,願意去參與!
這次的「實驗」雖然時間不長,但也讓我總結出幾點小經驗:
- 從興趣入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從什麼開始教。我家那個小傢伙喜歡動畫片,我就從動畫片開始;他喜歡玩遊戲,我就用遊戲的方式教他單詞。
- 多種方法結合:不要只用一種方法,要多嘗試幾種,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我這次就試故事教學法、直拼法、遊戲法等等,發現每種方法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更
- 創造環境: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英語環境,讓他們多聽、多看、多接觸。比如貼標籤、用英語交流等等,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英語。
- 要有耐心:教孩子學英語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著急。要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接受能力,慢慢地引導他們,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
總之,這次的「實驗」還是挺成功的,也讓我收穫不少。以後再教孩子學英語,我就更有經驗!也希望我的這些經驗,能給各位家長們一些參考和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