欸,今天要來跟大家聊聊我最近的小挑戰——怎樣能把英文學得更快。說實話,一開始我也挺沒頭緒的,總覺得學英文嘛不就那樣?後來才發現,方法對,真能事半功倍!
摸索期:亂槍打鳥,啥都試試
一開始,我真的是啥都試。看到有人推薦「沉浸式學習」,說啥把生活都泡在英文裡,效果特我就想,這不難!
- 狂看英文影集、電影:把字幕調成英文,逼自己去聽、去看。
- 手機、電腦全換成英文介面:想說這樣每天都能接觸到英文。
- 聽英文歌、Podcast:上下班路上、做家事時都戴著耳機聽。
結果咧?影集看是看,但常常看著看著就忘自己在學英文,只顧著追劇情。手機介面換成英文,有些功能還真找不到在哪。Podcast倒是聽不少,但好像也沒啥進步。

調整期:找到對的節奏
後來我就想,這樣不行,得換個方法。看到網路上有人說「間隔重複法」不錯,我就來試試看。
啥是「間隔重複法」?簡單說,就是把要學的東西,隔一段時間就複習一次。聽起來很玄?其實就是照著一個表來複習!
- 第一次複習:學完新東西的5分鐘後。
- 第二次複習:30分鐘後。
- 第三次複習:12小時後。
- 之後:就隔1天、3天、7天這樣複習。
我還真照做!拿個小本本,把每天學的單字、句子都記下來,然後照表操課。欸,別說,這方法還真有點用!以前背過的單字,老是忘,現在複習幾次,就記牢。
實戰期:把學到的用起來
光背單字、句子還不夠,得真的用出來才行。這時候,「任務型學習法」就派上用場!
啥是「任務型學習法」?就是給自己設定一些小任務,逼自己去用英文完成。比如說:
- 用英文寫日記:每天記錄一下生活大小事。
- 找外國朋友聊天:上網找語言交換夥伴,互相練習。
- 看英文新聞、文章:然後試著用英文寫摘要。
一開始真的挺痛苦的,寫日記寫得坑坑疤疤,跟外國朋友聊天也常常卡住。但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用英文表達想法。
小撇步分享:發音、口說不能少
除上面那些方法,我還發現,發音跟口說真的很重要。以前我都不太在意發音,覺得能聽懂就後來才發現,發音不口說就會卡卡的,聽力也會受影響。
所以我開始:
- 找發音教學影片:跟著老師一個音一個音地練。
- 錄下自己的聲音:然後跟原音比對,找出問題。
- 多開口說:沒事就自言自語,或是找朋友一起練習。
成果驗收:真的變快!
就這樣,我用這些方法學一陣子英文,還真的感覺自己進步神速!以前看英文文章,得一個字一個字查,現在大概能看懂七八成。跟外國朋友聊天,也不會再結結巴巴的。
所以說,學英文這件事,方法真的很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然後堅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成果的!大家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