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最近想幫家裡的小朋友找個英文補習班,欸,這年頭,英文不以後怎麼混?但問題來,這「補習」的英文到底要怎麼講才對味?我可不想隨便找個翻譯就丟給外國朋友,感覺就很落漆。
一開始,我還真有點摸不著頭緒。你知道,我們平常講「補習」,好像很直覺,但要翻成英文,還真有點卡關。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cram school”,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這 “cram” 聽起來就像是硬塞、填鴨,好像有點負面。難道外國人對補習的印象都是這樣嗎?
上網查資料,越查越有趣
為搞清楚,我開始上網爬文。哎唷,這不查還一查下去,發現學問還真不少!

- 有人說 “cram school” 可以,因為它就是指那種專門為考試而設立的補習班。
- 也有人說 “after-school tutoring program” 比較聽起來比較正式,也比較符合我們現在多元的補習型態。
- 還有人提到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這個詞,意思是「補充教育」,感覺也蠻貼切的。
哇,原來「補習」的英文說法這麼多種!我看得眼花撩亂,一時之間也不知道哪個最
實際問老外朋友,得到更真實的回饋
後來,我決定直接問我的外國朋友,畢竟他們是母語人士,應該最清楚哪種說法最自然。我把 “cram school”、”after-school tutoring program” 這幾個詞都問一遍,結果他們給我的回饋很有趣。
他們說,”cram school” 確實比較常用,但通常是指那種比較 intensive(密集)的、以考試為導向的補習班。如果是一般的、比較輕鬆的課後輔導,他們可能會用 “tutoring” 或 “after-school program”。
原來如此! 我總算搞懂。看來,不同的英文說法,其實對應著不同的補習型態和情境。
最後,我這樣跟朋友解釋…
經過一番研究和詢問,我終於知道要怎麼跟外國朋友解釋「補習」。我會這樣說:
“We have a lot of ‘after-school tutoring programs’ in Taiwan. Some are more like ‘cram schools’ that focus on preparing for exams, while others are more general and help kids with their homework or improve their English skills.”
(我們台灣有很多「課後輔導課程」。有些比較像是「補習班」,專門為考試做準備;有些則比較一般,幫助孩子們做功課或提升英文能力。)
這樣講,既清楚又明白,也不會讓外國朋友誤會。而且我還學到一些新的英文單字和用法,感覺自己也進步不少!

下次如果你也遇到類似的問題,不妨多方查證、多問問母語人士,相信你一定也能找到最適合的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