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跟大夥兒聊聊,我最近給我家那小鬼頭買的英文故事書,說真的,這挑書的過程還真不簡單!一開始真的是兩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從哪下手。
先是上網隨便搜下,那些網站推薦的書真的是五花八門,看得我頭都大!什麼《Chicka Chicka Boom Boom》、《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還有什麼《Maisy 小鼠波波》、《My dad》、《Counting Kisses》,名字都長得不得,而且一看就不是很好記的那種。這些書的推薦理由也是五花八門,有的說是能學字母,有的說是能讓孩子不挑食,還有說是適合睡前讀的,我心想這都哪跟哪!
後來我就想,不行,這樣瞎找不是辦法,還是得找點有口碑的,於是我又開始翻那些所謂的“十大必讀繪本”,像是什麼《Dear Zoo》、《I Am a Bunny》、《From Head to Toe》,還有更厲害的《Corduroy》、《Miss Rumphius》、《Brave Irene》、《Alexander and the Terr》,這些名字更是讓人看就頭暈。關鍵是,光看名字,我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於是乎,我決定改變策略,不能光看名字和那些花哨的推薦語,得看看這些書到底講我就開始一本一本的去研究,看簡介,看評論,看圖畫風格。說真的,這過程挺累的,但是為娃,也值!
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很多繪本都喜歡用動物做主角,比如那個很有名的《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就是講一隻毛毛蟲吃東西的故事,還有《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裡面就有一隻棕熊。我就想,這可能是因為動物比較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記得小時候也是,特別喜歡看那些有小動物的圖畫書。另外還有以人的故事做主角,像《花婆婆》、《勇敢的艾琳》這種。
經過一番折騰,我最後選幾本我覺得還不錯的:
-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這本真的是經典中的經典,畫面色彩豐富,故事也簡單有趣,就是一隻毛毛蟲不停地吃,最後變成蝴蝶。我覺得這本書挺好的,可以讓孩子認識一些食物的單詞,還能讓他們瞭解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挺有教育意義的。
-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這本是重複性很強的句式,每頁都是“某某動物,某某動物,你看見什麼?”這樣的,然後下一頁就是另一種動物。我覺得這種重複的句式挺適合剛開始接觸英文的孩子,可以幫助他們熟悉英文的語感。
- 《Dear Zoo》:這本書也挺有意思的,講一個小朋友想養寵物,動物園就寄來各種動物,但是都不合適,最後終於找到合適的寵物。這本書的圖畫很可愛,而且可以讓孩子認識很多動物的單詞。
- 《Corduroy》:這本是講一隻小熊在百貨公司等著被帶回家的故事。我覺得這本書挺溫馨的,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
這幾本書買回來之後,我家那小鬼頭還挺喜歡的,每天晚上都要我給他讀。雖然他現在還小,很多單詞都聽不懂,但是看他那認真的小模樣,我就覺得這書買得值!而且我自己跟著讀,也感覺自己英文水平有所長進,哈哈!
總之,給孩子選英文故事書真的是一門學問,不能光看那些花哨的推薦語,還是得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來選。希望我的經驗能給各位家長一點幫助!以後有什麼好的故事書,我再跟大夥兒分享!